提起“档案”每个人都知道很重要,但到底什么是“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第二条给档案下了这样的定义: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1987年9 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对1988年1月1日施行的《档案法》作了修正,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公布施行。
《档案法》全文共六章二十七条,包括总则、档案机构及其职责、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法律责任和附则。
总则部分主要内容:
(1) 制定《档案法》的目的。
(2) 国家管理档案的范围。
(3) 保护档案是全社会的义务。
(4) 档案事业的地位。
(5) 档案工作的原则。
分则部分主要内容为:
(1) 规定了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2) 确定了国家对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制度。
(3) 确立了集体和个人所有档案的法律地位。
(4) 规定了档案利用原则。
(5) 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 规定了法律责任。
档案法的颁布,在档案事业发展中,有着深远的意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意义
第一,它结束了中国没有档案法的历史。
第二,它结束了在中国档案没有法律保护的历史。
第三,它结束了中国档案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
档案都有哪些种类?
档案的种类多种多样,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样。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档案分类方法是以内容为标准,将档案分成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文书档案多形成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如国家行政机关制发的命令、指示、报告、通知等,在办理完毕归档保存后,即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多形成于工厂、矿山、建筑等部门,是其在生产管理、基本建设等活动中产生和使用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等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专门档案是一些社会机构在某些专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如人事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教学档案、艺术档案等。
哪些行为违反《档案法》?
1、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2、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3、涂改、伪造档案的;
4、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
5、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6、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
7、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8、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如何处罚违反《档案法》行为?
《档案法》第五章第24条规定:有违法行为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章第27条规定:有违法行为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28条规定:对于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涂改、伪造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以罚款,其数额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单位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个人为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第29条规定:违反《档案法》和本办法,造成档案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损失档案的价值,责令赔偿损失。
知法才能不犯法
懂法才能更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常识就在我们身边